【国内动态】中国碳纤维产业新格局:廿年磨砺铸就完备生态,小丝束缺口打响高端突围战
发布时间:2025-06-13 点击次数:18次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下,国内碳纤维行业经历了2023年复杂环境下的阶段性调整后,2024年末开始再度迎来稳定发展的新阶段。从行业数据来看,碳纤维市场正释放出积极的信号,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
二十年磨剑,产业格局日臻齐备
在国家政策持续加持下,国内碳纤维产业历经二十余载的砥砺奋进,已构建起层次分明、优势互补的完整格局。目前,行业内企业各展其能,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
高端引领者:深耕航空航天领域,聚焦尖端材料研发与工艺突破;
工业应用主力军:面向风电叶片、压力容器等大规模工业场景,推动高性能碳纤维普及;
低成本开拓者:瞄准汽车、轨道交通等广阔民用市场,驱动材料成本持续下探。
这种差异化的发展模式,使得各企业在自身专注的领域深耕细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仅推动了整个行业技术的进步与创新,也为下游客户提供了更具竞争力的产品。
需求爆发,小丝束碳纤维产能亟待突围
近期,国内某企业对旗下湿法3K碳纤维的提价举措,揭示了当前国内小丝束产品供需的尖锐矛盾——产能远未能满足蓬勃的市场需求。
而这一紧张态势在另一家国内龙头企业的经历中可见一斑:2023年四季度,客户已敦促该公司为碳纤维“产能翻倍”做好布局,响应客户需求与行业大势,公司于2024年底高效启动高性能碳纤维项目建设流程,以应对市场供需的紧张局面。这体现了企业在市场驱动下积极扩张产能、提升供应能力的战略决策。
装备升级,规模化生产筑牢基础
产业跃升离不开强大制造装备的支撑。国内某知名碳纤维装备制造商研制的宽幅3米生产线标准配置售价已达1.6亿至2亿元,单线年产能力突破3000吨。这标志着国产大丝束碳纤维生产体系在规模化、自动化方面取得关键进展,为行业降本增效与产能释放奠定了硬件基础。
从政策扶持初期的筚路蓝缕,到穿越周期波动后的企稳向好,中国碳纤维产业正步入更具质量的成长通道。差异化竞争格局的深化、小丝束高端产能的加速布局、以及规模化生产能力的持续提升,共同构成了产业发展的新动能。
面向未来,唯有保持战略定力、深化开放协作、聚焦核心技术突破,方能在全球碳纤维版图中刻下更鲜明的中国坐标。破茧之后,迎接中国碳纤维的将是更广阔的天地。
甘公网备620102020017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