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11月份举办的CompositesWorld第24届年度碳纤维大会上,与往届一样,碳纤维专题介绍包括碳纤维供需、新技术和终端市场发展趋势分析。主要技术进展包括Spirit AeroSystems公司商用航空结构制造的未来、空客公司可持续技术的前景、HRC公司电池外壳解决方案的开发、 Carbon Conversions碳纤维回收的趋势,复合材料在先进航空机动性中的应用前景等。
当然会上最瞩目的焦点还是关于每年会前研讨会上碳纤维当前供应和需求,该专题由顾问Tony Roberts和Dan Pichler整理和介绍。在他们的描述中,碳纤维供应链在不断变化,并适应几乎所有终端市场快速变化的环境。在这里我们简要介绍一下碳纤维供应、需求和发展趋势三个方面。
全球碳纤维供应情况分析
Tony Roberts和Dan Pichler报告中全球碳纤维供应情况成为一个最不确定的话题,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国制造环境变得复杂。
报告关于除中国大陆地区以外的美国、欧洲、日本和其他(包括中国台湾台塑)地区的CF供应数据相当有信心,估计2021年除中国大陆地区以外全球其他区域碳纤维实际产量为9.485万吨,约占其铭牌产能的70%(即产能利用率为70%,估算除大陆以外其他地区理论产能约13.6万吨),预计到了2023年实际产量将增长到10.15万吨,至于到2026的进一步扩张中尚不确定。
对于中国大陆地区市场而言,在实际生产比较难以明确,因此报告假设实际中国大陆地区产量为铭牌产能的55%,这使得中国大陆地区碳纤维总供应量为1.925万吨(即产能利用率为55%,估算除大陆地区理论产能约3.5万吨),预计到2023年碳纤维供应量将会进一步上升到2.365万吨,并有望在2026年进一步扩大。

根据上述所有数据汇总统计,2021年全球碳纤维的总供应量约为11.41万吨(总产能约17万吨),预计到2023的全球碳纤维供应达到12.515万吨,其中包括了最近宣布的扩张由ZoTelk,Hyosung和DowAksa。
根据“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技术”(本公众号)统计的中国大陆地区以外全球主要生产厂商的碳纤维产能情况如下图所示,在全球碳纤维理论产能约17万吨中日本东丽、日本帝人、日本三菱3家日本企业产能达到8.5万吨,占全球总产能50%。

未来的发展与挑战分析
根据市场预判,在现有生产设施不扩产条件下,预计最快将于明年出现碳纤维供应短缺现象,但是就生产设施扩产而言也存在一定的挑战。
主要的挑战在于建造和调试一条新的碳纤维生产线需要大量的时间(至少两年)和资金。此外,两个用于风力叶片拉挤spar帽的碳纤维供应商Zoltek和DowAksa已经宣布了产能扩张,而其他公司如东丽、Hexcel、帝人和Solvay,主要服务于高性能碳纤维市场,如果波音或空客公司没有启动的清洁飞机计划,可能不愿意宣布新产能。因此,无论如何,未来几年对碳纤维的生产商和消费者来说都将极具挑战性。
来源: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技术